0574—63038500
新闻资讯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

指南共识|《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(2024)》解读(二)

发布时间:2025-08-17
来源:小耳朵日记本 

  

     儿童助听器验配流程

  01
  验配前听力学评估
  验配之前,听力师要确认儿童听力损失的类型、程度、侧别、听力图构型,以及听觉言语分辨能力等相关信息。科学规范的听力学评估,乃是儿童助听器精准验配的根基。根据儿童的年龄、认知水平以及发育状况,应当挑选包含主、客观测试且能够交叉验证的测试组合。在听力学评估阶段,要留意听神经病等情况。
  
  听觉电生理测试预估听力阈值
  6月龄以内的婴儿,临床常用的方法是以电生理测试为主(如听性脑干反应(ABR)、听觉稳态反应(ASSR)等),并结合儿童行为测听来预估听力阈值。
 
  ABR诱发刺激声有短声和短纯音,短纯音较短声频率特异性好,其诱发的ABR称fs-ABR,fs-ABR反应阈与行为听力阈值相关性好。
  ASSR是预估听力重要方法,但轻中度听力损失时,ASSR与真实听力阈值可能有较大误差。
  听觉电生理测试反应阈值高于行为阈值,临床用电生理测试反应阈值减修正值估算婴幼儿行为听力阈值,即预估听力级(eHL),对儿童助听器验配重要,可避免增益过高风险。除电生理测试外,临床需结合耳镜、耳声发射、声导抗测试(鼓室图、声反射阈)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
  
  儿童行为测听
  在完整病史、耳镜检查、中耳功能及听觉电生理测试基础上,应开展儿童行为测听。根据儿童发育情况,可考虑行为观察测听(BOA)、视觉强化测听(VRA)和游戏测听(PA),测试依年龄、认知理解和发育情况选适当方法。因行为测听阈值随患儿成长逐步精确,助听器验配后定期评估随访中的听力复查很重要。儿童行为测听频率特异性良好,对特殊构型听力损失(如高频陡降型,尤其4000~8000Hz、6000~8000Hz听力陡降,低频下降型,谷型,山型等),仅靠听觉电生理测试,因频率特异性和测试频率局限,易致听力损失漏诊、低估或高估,此时儿童行为测听有重要参考价值。
 
  儿童主客观测试联合预测听力阈值
  儿童行为测听会受到儿童发育状况、认知能力、听力损失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而听觉电生理测试,因所反映听觉系统部位、刺激声等方面存在局限性,使得上述两类测试方法在预估听力阈值时均可能存在一定局限。所以,应当采用将儿童行为测听与听觉电生理测试相结合的方式,联合预测听力阈值。
  
  言语识别能力评估
  言语识别能力是全面评估听觉功能和言语水平不可或缺的测试项目。言语测听结果能够与儿童行为听力测试结果相互进行交叉验证。

  临床常用言语觉察阈(SAT或SDT)、言语识别阈(SRT)和言语识别率(SRS)等指标评估。
  言语察觉阈是以言语信号为刺声,受试者能察觉 50%信号时的最小给声强度值,只要求察觉言语声存在,用于无法进行其他言语测试时,如低龄儿童词汇量不足或识别能力差等情况。
  言语识别阈是受试者能识别50%言语声信号的最小强度值,测试材料应是其熟悉的,标准化测试多使用扬扬格词。
  言语识别率是受试者对指定强度测试项正确识别的百分数。儿童言语识别率测试方法分开放式和闭项式,分析结果需了解测试材料临界差值指标以判断能力改善是否显著。闭项式测试要注意任务项机会值,如四选一为25%。